20年专注聚水溶肥、微生物肥 助农作物健康生长,促种植户获高产量
全国服务热线: 15136190733
叶盛生物,为农民服务

热搜关键词: 生物菌剂 生根土传肥 膨果着色肥 叶面肥

如何有效防治与消灭蝼蛄

2021-03-17 浏览量
蝼蛄

蝼蛄俗称拉拉蛄、土狗崽、地拉蛄等,属节肢动物门,昆虫纲,直翅目,蝼蛄科,蝼蛄是一种杂食性地下害虫,喜欢咬食各种作物的种子和幼苗、植物的幼根和嫩茎,造成严重缺苗断垄。


微信图片_20210317144859

在农村有这样一句俗话”不怕蝼蛄咬,就怕蝼蛄跑”,因为蝼蛄是一种活跃的地下害虫,在土壤中挖出很多隧道,易把种子架空,幼苗吊根,导致种子不能发芽,幼苗失水、养分不足枯萎死亡,造成农田缺苗断垄,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。

我国危害农田的蝼蛄主要有华北蝼蛄和东北蝼蛄两种,华北蝼蛄主要发生于辽宁,内蒙古等地,而东方蝼蛄在全国各地棉花种植产区均有发生。

其中在黄河以南地区危害较重,在长江以北地区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混合发生。


微信图片_20210317144907

形态特征



1
华北蝼蛄

雄成虫体长约42mm,头宽约5.4mm,雌成虫体长约45mm,头宽约9mm;

身体呈黄褐色或黑褐色,头部呈暗褐色,并生有黄褐色细毛; 前胸背板中央有暗红色斑点,前翅平叠背上,长约15mm;

后翅中卷成筒形,附于前翅之下,足有3对呈黄褐色,长满细毛,前足特别健壮,利于其在土壤中开掘前行。

华北蝼蛄的卵呈椭圆形,出产下的卵呈黄色,约1.7mm,宽约1.3mm;

若虫外形与成虫相似,但前翅不发达,初孵生的若虫身体呈乳白色。

复眼呈淡红色,逐渐长大后头部变为淡褐色, 前胸背板呈黄白色,2龄若虫身体变为黄褐色,5龄后与成虫同色。

2
东方蝼蛄

东方蝼蛄外形与华北蝼蛄相仿,但身体长较小,体长约30mm,身体呈黄褐色,密生细毛,后足劲节背面长有3至4个棘。

卵呈椭圆形,初产下时呈乳白色,渐渐变为暗褐色。

刚孵生出的若虫身体呈乳白色,附眼呈淡红色,随着增长提速逐渐加深,5龄若虫体色与成虫相同。

微信图片_20210317144911



生活习性




华北蝼蛄3年完成一代,冬天成虫或若虫潜伏在土壤中越冬,潜藏的深度在冻土层以下,地上水位以上,一般潜伏在0.6至1.2m深的土壤中;

土壤内的温度达到8℃以上时,蝼蛄就会开始活动,活动时在地表留有纵横交错的的隧道。

每年的6至7月份是蝼蛄产卵盛期,一年可产卵4至7次,华北蝼蛄的卵多产于轻微盐碱地内,多集中产于缺苗断垄、干燥向阳、靠近田埂10至15cm深的土壤中;

雌虫平均产卵约400粒,卵期为15至25天,孵生的若虫生长到10月下旬,8龄若虫即开始越冬;

来年以13龄若虫越冬,第三年,若虫蜕去最后一次皮,脱变为成虫,冬天成虫潜伏在土壤中越冬,来年6月份到了产卵盛期即可开始产卵。

微信图片_20210317144916



东方蝼蛄在我国北方地区2年完成1代,在南方地区1年可完成1代,越冬方式与华北蝼蛄相似,每年4至5月份是蝼蛄活动盛期,在地表开掘纵横交错的隧道。

当大部分隧道上有一个孔洞时,就表明蝼蛄已迁移危害;东方蝼蛄产卵习性与华北蝼蛄相似,但更喜欢潮湿的地方,多集中在河边、池塘、沟渠附近的田地产卵;

东方蝼蛄产卵期较长,可长达120天,卵期15至27天,若虫期大约在400天左右,在北方地区,当年孵化的若虫经过一个冬季后,大多数蝼蛄第二年夏、秋季节蜕皮化为成虫,其中一部分当年就可产卵,但大部分经过再次越冬后,来年5至6月份开始产卵。

蝼蛄的活动与土壤关系密切,一般土壤温度在8℃以上时蝼蛄就开始活动,土壤干旱蝼蛄活动性差,作物受害轻。

反之,土壤湿润蝼蛄活动量大,作物受害就重;土壤的含水量在25%左右时,最适宜蝼蛄活动,有利于卵的孵化和若虫成活,蝼蛄的活动期主要集中在4至10月份。

主要危害刚播种的种子和幼苗,由于蝼蛄的食性杂,危害的作物范围广,一般在夜晚开始活动危害。

气温低于15℃时,白天也会出来活动,在降雨或浇水后活动量大,造成的危害也相对严重。

另外,蝼蛄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极为密切,多发生于平原,轻盐碱地以及河边、池塘、近湖、沟渠等低湿地区,特别是质地松软、腐殖质含量高的沙质,最适宜蝼蛄生长发育。


微信图片_20210317144920

叶盛集团全国农化服务热线:400-006-8909



【本文标签】 防治、蝼蛄

【责任编辑】版权所有

咨询热线

15136190733